2019-08-15 15:51
海綿城市,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一、城市住宅區海綿策略
隨著城市居住用地面積不斷增加,城市自然地表被居住區域的不透水硬質材料替代,雨水自然下滲、凈化和收集面臨很大挑戰。住宅區的景觀用地應考慮結合海綿城市設計方法,在有限的綠化面積里,采用下滲、滯留、凈化的策略,城市居住區洪澇災害。
1、傳統住宅區——宅間雨水花園
傳統住宅區中的綠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間雨水花園,用來收集周邊硬質鋪裝的雨水。
2、傳統住宅區——停車場雨水花園
傳統住宅區中的停車場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磚生物滯留帶,用來收集周圍雨水。
3、傳統住宅區——活動場地
傳統住宅區中的樹池可以改造成滯留式樹池,用來收集開放場地中的雨水。
4、傳統住宅區——宅間道路
傳統住宅區中的宅間道路和綠化帶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滯留池,用來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積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5、傳統住宅區——車行道
傳統住宅區中的車行道考慮機動車荷載,一般不建議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兩側綠化帶收集、消納路面雨水徑流。
6、新型住宅區——地庫頂板小區園路
7、新型住宅區——地庫頂板小區廣場
高層住宅區中的硬質廣場可以結合透水鋪裝、排水明溝及生物滯留設施,設計成一個集收集、凈化、儲存雨水于一體的良性循環系統。
8、新型住宅區——地庫頂板小區綠地
二、綠色屋頂海綿策略
雨洪來臨時,建筑屋頂產生的徑流是導致城市內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將城市的建筑屋頂改造為綠色屋頂能有效緩解城市雨水徑流壓力。一方面,通過海綿城市結構來收集、儲存雨水,并利用雨水進行澆灌,可以節省各種能耗;另一方面,綠色屋頂將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觀,提升城市的整體綠化率。
綠色屋頂策略中,表面種植綠色植被,用以吸收雨洪期間多余的雨水徑流,通過植物根系凈化過濾,將雨水收集到雨水桶進行存儲回用;綠色屋頂底層有輕質土層、防根系穿透層、排水層以及防水層等多層結構保護,同時能保護建筑表層,多樣植物搭配的綠色植被層可以吸收建筑熱量,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1、開敞型綠色屋頂
綠色屋頂設計有基本結構層,同時屋面坡度大于2度,以匯聚、收集雨水。
2、密集型綠色屋頂
密集型綠色屋頂荷載承受能力較高,能夠種植覆土較高的喬木、灌木,打造景觀體驗豐富的屋頂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