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0:50
過去十年間,從業者逐漸意識到,以健康為室內環境不僅可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還能帶來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提升。隨著可持續建筑領域的發展,行業內已準備好迎接新的變革,不再僅關注使用者,而是以認識,從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提升可持續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健康和福祉?;诖?,世界綠色建筑協會Better Places for People項目組和世界綠色建筑協會的成員共同完成了《健康與福祉工作框架》(以下簡稱《框架》),健康建筑聯盟支持完成了框架中文版。
《框架》考慮了與建筑環境有關的健康決定因素,包括:教育、工作環境、生活和工作條件、失業、水和衛生設施、農業和糧食生產、住房以及醫療保健服務等。包括以下六大原則:
1. 保護與提升健康
2. 優先考慮建筑使用者
3. 自然與建筑環境的和諧設計
4. 促進積極健康行為
5. 通過建筑和社區創造積極的社會價值
6. 采取氣候行動
《框架》六大原則
《框架》六大原則子原則
這些原則不僅納入了更廣泛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健康決定因素,更在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改善了公眾和環境的健康。
★優先考慮建筑使用者
建筑環境可以影響人們的活動水平和生活方式,從而影響身體健康。通過設計促進室內外活動,進而提升居住者的身體健康水平。同時,促進為居住者提供有益的生活方式,包括營養、水和社會聯系。
氣候變化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通過實現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同時鼓勵采取應對氣候變化天氣事件的恢復策略,提高用水效率,避免當地水資源短缺,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確保材料的、健康和循環使用。
《框架》的提出為整個行業的變革發展提供了指導方針和參考工具。接下來,世界綠色建筑協會全球會員和行業會繼續擴大健康與福祉范圍和目標的社會化,跟蹤健康與可持續的建筑環境在國際層面的進展,同時讓建筑環境中的健康與福祉適應不同的國家和地區。